关灯
护眼
字体:

战争之外的往事 第165章 己巳之变(3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1630年1月10日,华历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,星期四。

    谢晗披着一件后金样式的大氅,站在辽西的边墙上。大风夹杂着细小的雪粒打在脸上,很快就会被融化成雪水流下,然后在被浸湿的围巾表层结成薄薄一层冰。

    一个同样打扮的男人叼着烟从他后方走来,站在他身侧,背靠着边墙仰望一片灰云的天空。他看了谢晗一眼,朝他吐出一口烟气,但在半途就被寒风吹散。男人有些遗憾地将烟放下,为没把烟吐到谢晗脸上感到惋惜。

    “多少点了?”男人问。

    谢晗瞥了他一眼:“早晨7点50分。你再朝我吐烟雾,我就把烟屁股塞进你的屁股里。”

    男人嘿嘿笑了笑,随手把已经烧到海绵的烟屁股丢进边墙下的雪堆里。他转过身来,摸出一个望远镜递给谢晗:“看看吧,那个方向。建奴抓了三十几个明军俘虏,已经全给捆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谢晗接过望远镜,随意顺着男人指着的方向看了看,果然见到一群衣衫褴褛、垂头丧气的明军被绳索捆了,由几个建奴牵着往这边走来。

    “这帮狗才为什么把人往我们这儿带来?都不长脑子么?老子穿着一身狗皮,不就是为了不被明国佬认出来?”

    “隔着几十米呢,不会走到我们跟前。”男人戴上帽子,将自己一头短发遮住。“你说这明军也真是弱到一个境界了,这么险峻一个关隘,被建奴的偏师半个时辰就摸掉,也是离谱。”

    谢晗并不答话,只由得那男人自言自语。他并不喜欢自己的搭档,原因是什么,他也说不清楚。或许是因为他每晚睡觉都打呼,或许是因为他是个大烟枪,或许是因为他待在帐篷里时总要掀开帐篷的门来透气,导致帐篷内部的温度跟外部毫无区别。但他也不得不承认,男人对明军的评价是正确的,把守龙井关的明军还不如澳宋的童子军可靠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迁安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处的龙井关,此地西接遵化州的洪山口,是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。燕山山脉里的澈河经龙井关的水门流入长城,流过汉儿庄后汇入滦河。这里在戚继光镇守京畿时代就是长城防线的重要关隘,戚继光在长城沿线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,既依然大量的烽火台和墩堡,又凭借布置于遵化、三屯营的野战兵力,取得了蒙古人二十年不敢入侵的伟大成就。

    可惜在戚继光失势和去世后,长城防线的东部便迅速地失去往日的效用。裁军、扣钱、换人,文官们最熟悉的三板斧一挥出来,威慑几十万蒙古人的关隘群们就变成了一堆装饰品,只等着一群野蛮的敌人无视它尚且光鲜的表面,一巴掌把这些自欺欺人的堡垒拍得粉碎。

    谢晗他们在去年12月10日自辽阳出发,跟随皇太极亲领的西征大军一路绕道蒙古。

    12月12日,扎鲁特蒙古部主力与皇太极会师,

    共同前往喀喇城。但后续扎鲁特部又畏缩不前,最终干脆直接散伙回家。其头领向皇太极派出使者道歉,皇太极很大度地原谅了他们。

    12月13日,奈曼蒙古和敖汉蒙古与皇太极会师,大军继续前进。

    12月14日,巴林蒙古与皇太极会师。

    12月25日,皇太极主力汇合了铁杆盟友科尔沁部落。科尔沁部派出了23名台吉,由土谢图汗率领,每一名台吉携带一百多名甲兵,共计两千五百余人。之后女真-蒙古联军又深入喀喇沁蒙古,接收了土默特部落入伙。等到12月29日的时候,皇太极率军抵达喀喇城。他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会盟仪式,受邀带兵前来的蒙古各部头人与皇太极一起发誓反对明国。至此,皇太极完成了几千里的远征,动员了几十个蒙古部落共襄盛举。参与者、知情者加起来恐怕有十万人,而袁崇焕依然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最终,大军在昨日,也就是1月9日,抵达蓟镇口外。

    针对龙井口的夜袭在凌晨4点多发动。谢晗和他的搭档眼看着一群穿着黑衣的白甲顺着绳子爬上边墙,上面竟然没有明军巡逻。等到十几分钟后,边墙的大门就开启,数百名后金兵就嚎叫着冲入大明的领土。

    等到5点多的时候,天还黑着,这处关城便升起后金的镶蓝旗。谢晗跟随后续的后金部队进入城中,他考察了守卫边墙的明军军官所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